某滴在剛上市之際,就被有關部門勒令下架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以「便民為本」的某滴被這麼對待呢?別急,且聽隊長和您細細道來,這里面牽扯的事情還真是不少,當然先點贊再觀看,留個好習慣,咱們廢話不說,直接開講。
DIDI
就在前不久,我國有關部門公布了「某滴出行」下架的通報,而下架原因是,根據相關規定,判定「某滴」侵犯了大量個人用戶的信息安全。所以被勒令下架了。
甚至在措辭中用了「國家數據安全」「國家安全」等非常敏感的詞匯,這直接就說明了某滴問題的嚴重性。
信息安全
別的不說,隊長認為某滴也是自己找不痛快,妳說妳上市找個好時候也行啊,非得趕在這個時候在美國上市,妳是不知道現在兩國關系成啥樣了是吧?這不是自己給自己腦袋上貼上「親美」的標簽嗎?并且妳這個平台,在國內影響力還這麼大。
這麼干差不多等于是一種赤裸裸的挑釁了,妳說不辦妳辦誰?「某滴」這一上市不要緊,甚至就有傳言,說「某滴」是為了上市成功,把自己掌握的一些機密用戶的數據打包給了美國,要知道某滴的年活率可是高達3.77億啊,光這些跑車的司機年活率就到了1300萬,這樣的APP我們可以想象每天獲取的信息是海量的,如果站在國家安全的角度來考慮,某滴確實罪不可恕,要是這些數據全給了美國人,是真的會給我們安全帶來非常嚴重的危害的。
可能這個時候有人覺得隊長危言聳聽了,小老百姓的數據給了美國,就危害了?隊長還真告訴妳,是的!可能大家不知道某滴的研究院每天都可以實時地生成所有用戶的出行大數據,而這些大數據中可不是只有平頭百姓,您細品,細思極恐啊!
還有一個比較危險的數據就是道路信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國對外公布道路的一些地理信息都是故意留有誤差的,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我國的地理數據被其他的國家竊取,進而危及到國家的安全。
DIDI
但是某滴呢?幾乎每一輛某滴在冊的車輛都安裝有車載攝像頭,所以某滴搜集的所有道路信息都是極其精準的,這些信息如果給了對我國圖謀不軌的一些國家,那麼一旦有突發情況,我們的道路就將是這些敵對國家首要的轟炸目標,所以某滴如果真的將數據打包給美國,那麼不是危害國家安全是什麼?
要知道我們這些普通人,可能無法辨別某滴到底有沒有將這些數據給了美國,但是我們的有關部門可不是吃素的,某滴還不具備忽悠他們的能力,所以有信息顯示我國的有關部門已經對某滴開始全面地調查了,要知道愛撒謊的人,終究是會露出破綻的。
就算妳某滴否認,也沒用,因為妳的獨立董事就是美國人,并且此人很有可能就是有情報組織背景的美方情報員,是不是很吃驚,是不是以為隊長在胡說,妳隨我來。這個某滴的獨立董事:阿德里安·佩里察,不僅是美國人,并且還畢業于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甚至在他的履歷里面就曾擔任軍事情報官的記錄,而這個阿德里安在2016年就已經成為了某滴的獨立董事了,可想而知一個特工出身的人,就這幾年已經從某滴的內部獲取了多少機密數據了?
高管
隊長別的不想說,就這一條!我就想看看某滴的高層如何狡辯!?
當然在我們國內像某滴一樣的APP還有很多,這些APP在注冊登錄的時候,都要讓用戶打開一堆的授權,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個人信息是極其容易泄露的,所以我們將來使用這些APP方便的同時,也要非常的謹慎。
其實我們現在這個大數據時代,很多人都知道個人隱私已經快要不存在了,因為這些數據的價值太大了,所以很多的科技公司最關注的就是數據的猜測,而這些數據的價值和這些數據的維度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進而這些科技公司一般采集數據的維度也都相對來說比較高,而這些數據很大一部分是會觸及到用戶隱私的,雖然現在的人對個人隱私比較關注,但是要知道買的哪有賣的精?這些科技公司關注的就是這些個人隱私數據,明著他們是不敢怎麼樣,怕會失去用戶的信任,給公司造成損失,但是隊長就想問妳句,某寶是怎麼知道我喜歡什麼的?為啥我一打開,全是我喜歡的東西,讓隊長忍不住地「剁手」啊!
所以對于廣大的網民們來說,我們一定要注意,雖然在IT行業也存在著所謂的數據安全屏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用戶的數據不會被亂用,但是要知道這種「屏障」也是掌握在這些互聯網行業的科技公司手里的,就算有法律的限制,但是這種遏制也是有限的。
畢竟用戶的個人隱私數據是能夠產生巨大商業價值的,而自古以來,商業的本質就是牟利的,為了這巨大的利益有多少人不惜一身返現,雖然隊長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是還有句老話說得好,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對于我們的個人隱私數據還是能保護就多保護一點吧。
DIDI
對此我有幾條建議,趕緊收藏關注,肯定有益無害
咱們在使用一些手機軟件的時候,一定要謹慎授權,因為這些軟件都會要求開啟隱私權限,可能很多小伙伴會嫌煩,就全部點同意了,但是這麼做就正好給了這些APP過度收集妳個人信息的可乘之機。
而這些個人信息被一些不法分子掌握以后,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就別說了,頂多是煩人,但是如果信用卡被盜刷甚至賬戶被不法分子竊取了,那可就后悔都來不及了。
廣大的網友們,在網購填寫個人信息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啊!為什麼?
隊長知道現在的年輕人都比較喜歡網購,但是請大家要注意,因為有的時候妳不經意間就會泄露妳的個人信息,某店鋪的會員,填寫收貨信息等等,甚至就連簽收快遞的過程中,也很容易暴露妳的個人隱私,像什麼真實姓名,主要的聯系方式,家庭地址等等。
雖然我們的社會很安定,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所以大家還是時刻注意吧,云柜,代收點之類的還是比較合理的,多走兩步路權當鍛煉身體了。
信息安全
各位朋友在提供個人信息的時候一定要格外的注意,一些公共電腦什麼的使用起來絕對要注意,手機里面也盡量不要存儲自己身份證號有駕駛證之類的照片,這些證件的復印件更是要看好,而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發布內容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殊不知很多人就是因為這些行為,泄露了自己還有朋友親人的信息,就像一個隊長的朋友,隊長經常戲稱他自帶GPS,因為這哥們不管去哪里都是先往朋友圈曬一下。
想要找他,都不用打電話直接看他發布的照片就行,定位絕對準確,所以大家千萬要注意。
而至于某滴這樣的APP大家也要小心對待,是的,隊長不否認這些APP越來越方便,但是多走兩步累不死,不管是坐車還是吃飯,走走路還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實在不行買個腳踏車也行,有的時候,「方便」可能會妳失去更多,因為這個世界很公平,妳得到什麼就會失去什麼。
好了世界很美好,感謝有妳們,今天的講述就到這了,咱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