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世界盃打得很熱鬧,兩支決賽球隊也出爐了。如果巨觀來看的話,這是歐式籃球的勝利。歷來歐洲籃球和美式籃球是不同的理念,往往在籃球世界盃比賽中,也是這兩種理念的碰撞。美式籃球強調的是個人天賦,快速的防守反擊,基于個人能力拉動整個體系。歐洲籃球則比較注重對抗,以及團隊運作,外加出色的戰術素養以及扎實的基本功。兩種籃球理念碰撞的時候,自然會擦出別樣的火花。今年籃球世界盃兩組半決賽對決,就是典型的美式籃球和歐洲籃球對壘。
科爾作為美國隊的主帥,我們別的比賽不說,就半決賽而言,他的陣容搭配失敗了,而且徹底被擊破。如果全程看了比賽的話就知道,科爾在用人方面一步一步掉進了德國隊的節奏。本身美國隊對位的位置身高不足,科爾仍然在玩小陣容,擺出了讓人熟悉的三后衛。不知道泰倫盧有沒有勸一勸,斯波有沒有勸一勸。有人說科爾也是很無奈,手里沒有人可用。英格拉姆的缺陣,的確影響到了輪換以及科爾用人。不過科爾頭鐵使用三后衛,這也是輸球最大的原因。陣容越變越小,德國隊偷著笑。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科爾把勇士隊的一些打法移植到了美國隊身上,盡管沒有那種復雜的傳切以及跑位,但美國隊有勇士隊的影子。反過來說,在美國隊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下賽季勇士隊的影子。美國隊和勇士隊在陣容組成上很接近,后衛線身高偏矮,內線同樣也矮,而且沒有充足的內線儲備。美國隊吃虧就吃在了內線,勇士隊這邊也一樣。在22-23賽季,勇士內線是真無法言說。今年休賽期,勇士仍然沒有堵住這個漏洞,在內線引援上不敢恭維。即便休賽期引進了薩里奇,但不要指望薩里奇一人,就能讓勇士內線很充足。
可以預見的是,下賽季勇士隊仍然是老破小。以科爾的頭鐵程度和執著程度,三后衛是必然的事情。保羅+庫里+湯普森的三后衛陣容,看上去相當的豪華,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保羅到了生涯末期,湯普森大傷之后沒有了之前的風采,只剩庫里一人扛場面。假如保羅年輕5歲,湯普森有大傷前的水平,擺出這組陣容,絕對沒有問題,但現在不一樣了。所以說,大家看到下賽季這樣的陣容時,不要太過驚訝,畢竟這會是科爾的常規操作。
總的來說,從科爾到美國隊,再到勇士隊,大家都認識到了內線的重要性。科爾未來仍然會是美國隊主帥,就看看明年奧運會,能不能招攬來恩比德。畢竟到了明年的奧運會,科爾遇到的內線可能會是約基奇等。波波維奇籃球世界盃沒有拿到金牌,但奧運會取得了金牌,算是保住了顏面。科爾這邊要好好謀劃,明年必須奪冠,否則就真的很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