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笑星難當,太鬧顯得瘋癲,比如謝娜之流,太木訥不好笑,比如李晨之流。
故此,國內搞笑藝人不叫笑星,叫 「綜藝咖」。
配得上「笑星」兩字的只有趙本山、潘長江、宋丹丹這些喜劇大師們。
可惜的是,這些大師們一個接一個的翻車,其中最難看的要數潘長江。
昔日的潘長江,受人尊敬誰看了都會親切的叫一聲「潘叔」。
當日潘長江跟蔡徐坤粉絲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罵戰,憑借著無敵的路人緣,潘叔將蔡徐坤的粉絲摁在地上摩擦。
沒想到他搖身一變成了「潘子」,成了世人戲謔嘲諷的對象。
那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潘長江是如何自毀名聲,把自己從 「潘叔」作成 「潘子」的?
01 童年罹患重病1957年的建黨節,潘長江出生了。
他的父母都是時下唱戲的演員,潘家也算是梨園世家了。
當然,「世家」只是說得好聽,說難聽點就是窮唱戲的,兩袖清風口袋沒有幾個子,一大家子過得很是清貧。
窮有窮的過法。
在本該天真無憂的童年時期,潘長江跟在父母屁股后頭練基本功。
也許是望子成龍,潘爸爸對潘長江的要求比常人要嚴格很多。
練功的時候,潘長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潘爸爸動輒呵斥打罵,有時候還會拿皮帶抽打兒子。
為了躲避父親的打罵,潘長江只能努力練功。
那時的他太過年幼,腦海中根本沒有什麼「追求藝術」的想法,純粹就是不想挨打挨罵。
所幸潘長江在這方面天賦不錯,表現非常亮眼。
潘長江滿心歡喜的期待著父親的夸獎,誰曾想他只是說一句:「繼續加油。」
在潘長江的記憶里,他從來沒有得到父親一句夸獎,甚至連鼓勵的眼神都少之又少。
即使很多年后,潘長江紅遍大江南北,潘爸爸對他也沒有太多的認可之言,反而一次又一次的告訴他:「戒躁戒躁,還需要繼續努力。」
其實,潘爸爸對這個天賦非凡的兒子充滿著自豪與期望。
但礙于男人的靦腆、礙于中國父母特有的克制,他一直沒把這份期望與自豪說出口。
就當潘爸爸望子成龍,等著孩子成才之際,潘長江突然生病了。
五歲的潘長江突然開始愛喝水、愛撒尿。
起初,大人都以為孩子容易渴,沒有放在心上。
潘爸爸還覺得為兒子偷懶,在潘長江喝水的時候,總是責罵他。
直到潘長江喝水、如廁的頻率越來越頻繁,直到他會不顧場合撿地上的水管喝水,大人們才發現他的行為有多不尋常。
潘氏夫妻趕緊將兒子送醫,得到的回答是:潘長江只能活到二十五歲。
這是一種叫做消渴癥的病,會讓患者不停的想要喝水、排泄。
當兒子被斷言將英年早逝的時候,潘爸爸望子成龍的心也就不那麼急切了。
最開始的時候,潘氏夫妻帶著兒子四處求醫問藥,不同的醫生給出的結果沒有太多差別——珍惜眼下的時光。
在當年,消渴癥這樣的罕見病,根本就沒有特效藥可醫。
這個病就只能那樣拖著,一天天等死罷了。
為了活下去,潘氏夫妻帶著潘長江去見了一個中醫扎了一針,命是保住了,身高卻永遠的停在了159cm。
對于一個男性來說,這樣的身高是很難堪的。
但在當時的條件下,這已經是潘氏夫妻能為兒子的病作出的最大努力了。
畢竟,他們不只有潘長江一個孩子,還需要對其余的子女負責。
也許是出于不得不放棄孩子病情的愧疚,潘氏夫妻對潘長江格外疼愛呵護。
兄弟姐妹之間有口角,夫妻倆總會幫著潘長江。
潘氏夫妻非常擔心潘長江的身體,便不打算讓潘長江繼續學藝。
潘長江卻不樂意了。
他本是被父母逼著學藝,對表演充滿著抵觸,可真要他放棄,倒有些不甘心了。
潘爸爸心里覺得演員這個行業太過辛苦,以潘長江的身體根本就吃不消。
潘長江性子倔,不會因為父母說兩句話就放棄。
爸媽不愿意帶著自己練功,潘長江就去鐵京劇團找了個老師,背著父母偷偷學身段、翻跟頭。
就這樣,潘長江躲著父母的耳目,偷偷的訓練著。
他一刻都不曾放棄。
02 人不風流枉少年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會有結果的,盡管潘長江的基本功練得很不錯,但礙于長相、身高,他不是劇團偏愛的那種演員,一直沒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崗位。
潘長江父母也算是那當地有頭有臉的演員。
父母珠玉在前,潘長江也不愿意去下三流的劇團。
可有實力的劇團,又偏向于招募顏值實力俱佳的演員。
到了最后,同齡人都開始賺錢了,潘長江還在頭疼明天的飯錢在哪。
潘媽媽心疼兒子,便選擇退出劇團,將自己的崗位讓給了潘長江。
就這樣,潘長江順利進入了鐵嶺評劇團。
走后門代表著潘長江不是團里喜歡的那類演員,注定了他得不到太多表演機會。
與其說當時的潘長江是演員,更不如說是團里打雜的,是誰都能夠呼來喝去的「小潘」。
壯志難酬啊!
都說職場失意,情場便得意。
彼時的潘長江雖說在劇團混得不咋地,但在姑娘堆里吃得很開。
結婚之前,潘長江談了12段戀愛。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12個前女友并非潘長江當舔狗舔來的,都是女方主動追求他。
而且女友質量相當高,都是比他高半腦袋的美女。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別看我這樣,但是特別有魅力。」
真是人不風流枉少年,潘叔也有一個光輝的過去啊。
對于這十二個前女友,潘長江究竟用了幾分情,很難說。
但他對妻子楊云的愛意卻是十成十的,因為只有楊云是潘長江自己主動追求的。
這讓楊云頗為得意,很多年后在節目上滿臉自豪的說起:「我是他唯一追過的人。」
最開始的時候,楊云是瞧不上潘長江的。
畢竟結婚跟戀愛不一樣,挑丈夫看得的就是男方的工作和外貌。
潘長江的外貌在演員這一行中,的確有些抱歉。
他還算不錯的工作,卻是靠走后門來的。
在當時的相親市場,潘長江委實沒什麼競爭力。
這個時候,潘媽媽再次站出來了。
當時楊云正在籌備評劇團的考試,想要找個老師教自己。
潘長江便求著自己的媽媽,希望她能夠收下楊云這個學生。
潘媽媽心疼兒子,沒有猶豫太久就同意了。
得知評劇演員要收自己為徒后,楊云喜不自勝的答應了,終日跟在潘媽媽身后學本事。
潘長江近水樓台先得月,整日都圍著楊云轉,加上潘媽媽的助攻,得到女神的青睞易如反掌。
那個年代結婚早,潘長江楊云在雙方父母的催促下,很快就結婚了。
彼時的楊云沉浸在甜蜜的愛情當中,完全沒想到自己將要面對怎麼樣的婚姻生活。
03 一家三口住公廁劇院人才濟濟,其貌不揚的潘長江一直沒有得到團里的重用。
自然,劇團分配房屋的時候,他也摸不著太多的好處——分到了一間公共廁所改建的房屋。
當時房屋稀缺,便將公共廁所的男廁、女廁外加洗手區域改裝,隔離出三個小平房,安置了三家人,潘長江楊云就是其中一家。
婚后,楊云跟著潘長江一起搬進了這間公共廁所改建的房子,睡覺的里屋加上做飯的外屋共不超過十五個平方。
雖說已經改建,但陳年的臭味已經深入那寸土地,一到夏天就會揮發出來,味道極其難聞令人作嘔。
更難熬的是冬天,過于潮濕的墻壁會結一層厚厚的霜嘩嘩的往下滴水,零下的氣溫全靠身子骨硬扛。
老婆和自己到這個份上了,潘長江還惦記著家里的弟弟妹妹,把自己的工資全部打回了家中。
很難形容楊云是什麼心情,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只能陪著潘長江吃苦。
在廁所度過了三個春夏秋冬后,楊云生下了兩人的女兒潘陽。
多了一張吃飯的嘴,潘長江肩膀上的負擔更重了。
楊云作為操持內務的人,只能節省節省再節省,把一分錢當做兩分錢花。
彼時潘陽哭著鬧著要吃香蕉,楊云舍不得買黃色的新鮮香蕉,花五毛錢買了一堆熟透了的黑香蕉。
楊云會從這堆香蕉中挑出幾個帶點黃綠皮的香蕉,給潘云打打牙祭。
饒是這麼便宜的香蕉,潘長江楊云也舍不得吃一口,全都讓給女兒潘陽吃。
看著女兒滿足的笑臉,潘長江心道不能這麼下去了。
他不再得過且過,開始在團里積極表現,爭取往上走的機會。
終于,潘長江迎來了人生的轉折。
1986年,潘長江獲得了調入鐵嶺民間藝術團的資格,認識了趙本山。
那時的潘長江和趙本山都是青澀的毛頭小子,卻因藝術一見如故,組了個二人轉組合,開始在舞台上說學逗唱。
一加一的效果遠大于二,這個組合突然就爆火了。
他們聲名遠播,受到了無數粉絲的追捧。
只要當日劇場有潘長江和趙本山的節目,總是一票難求。
票發售的頭三天,就會被搶得精光。
劇場想賺錢立馬追加站票,又被一搶而空,導致演出當天來現場的觀眾遠遠超出了劇場可以容納的人。
劇場人滿為患,潘長江看著黑壓壓的人頭,感到非常不舒服。
他不停的喘著氣,到最后呼吸困難險些丟了小命。
很多年在采訪中提起這段經歷,潘長江都心里犯怵。
但無論怎麼說,他紅了。
紅就代表名和利,潘長江的收入和生活環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帶著老婆孩子搬出了那個逼仄的公共廁所,過上了好日子。
都說男人有錢就變壞,潘長江倒是對糟糠妻不離不棄,算是一樁美談,當時得到了不少人的稱贊。
但根據不少小報報道,潘長江遠沒有如此偉光正,成名后的他數度生出換老婆的想法。
也許是礙于家庭孩子、礙于輿論指責,潘長江最終還是回到了楊云身邊。
無論過程如何,幸好結局是對的,潘長江沒有辜負楊云。
04 潘嘎之交紅了之后的潘長江事業就像開了掛,上春晚、拍電影電視劇,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
這些作品也算是保住他的名聲和地位,在二十年后流量井噴的年代,混到了「老戲骨」、「老藝術家」的標簽。
娛樂圈的「路人」對老戲骨和笑星有著特殊的濾鏡,潘長江也吃到了許多紅利。
不少節目組為了賣情懷,拉著潘長江上節目搞炒作,讓他賺得盆滿缽滿。
在2019年的某檔綜藝上,潘長江因不認識流量明星蔡徐坤,遭到了不少蔡徐坤粉絲的吐槽。
其實這就是一件小事,老人家不上網不認識年輕后輩很正常。
無奈粉絲太過玻璃心,導致這事在各個平台急速發酵。
大眾本就對流量有著極強的抵觸心理,故此在輿論上潘長江站在了高處。
令人意外的是,潘長江并未低調處事息事寧人,反而非常委屈的發了一條微博。
茶言茶語不說,還搬出了一尊大佛——蔡明。
兩尊大前輩壓下來,蔡徐坤就只能道歉,以求息事寧人。
明明這件事是潘長江鬧出來的,最后卻以蔡徐坤低頭結束,倒是有些好笑。
只能說「老戲骨」、「老藝術家」這個標簽實在是太好用了。
可惜,潘長江不懂得珍惜。
前幾年短視訊飛速發展,直播行業開始興起。
潘長江為了貼近年輕人的生活,開始搞直播。
起初,潘長江只是直播間和粉絲聊天,偶爾連線其他主播聊聊天。
他抖著包袱講笑料,粉絲們一口一個「潘叔」,氣氛非常的和諧熱烈。
直到,潘長江遇到了他命定的冤家——嘎子。
嘎子是指曾在《小兵張嘎》中飾演嘎子的謝孟偉。
當年謝孟偉憑借此角一炮而紅,之后卻因顏值不夠星途幾度斷絕,幾番輾轉跑來直播帶貨了。
有著童年濾鏡,嘎子直播間銷量相當不錯,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比之前拍戲好上不知道多少。
可利欲熏心的嘎子好不滿足,竟弄虛作假把市價三百的酒在直播間以398元的高價賣出,還大言不慚的狂吹該酒原本的售價是1299元。
之后嘎子哥變本加厲,竟然賣起了假酒,消費者追到他的評論區維權,只得到一句輕飄飄的: 「你去找客服。」
嘎子哥的童年濾鏡瞬間稀碎,為了挽回頹勢,他在直播間痛哭流涕向觀眾道歉。
沒想到在直播期間,嘎子意外的跟潘長江連上了麥。
看著雙眼通紅的嘎子,潘長江端起了長輩的架子,苦口婆心的開導他。
甚至說出了那句「警世名言」——這里面的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嘎子一邊聽一邊點頭,一副將要痛改前非的悔恨模樣。
當晚,網友都在夸潘長江清醒,大肆贊嘆老戲骨的風骨。
不久之后,嘎子又開始在直播間賣力吆喝,帶貨賺錢。
狗改不了吃屎,嘎子繼續帶貨實屬意料之內。
沒想到的是,被大贊清醒有風骨的潘長江也開始在直播間賣貨了,還是之前嘎子踩雷的那種貨品——酒水。
敢情當日直播間,這兩是演了一出戲給觀眾看?
05 身敗名裂信誓旦旦夸海口 「絕不讓電商上」的潘長江,還挺懂帶貨套路的,在直播間賣力吆喝,一套話術下來將消費者拿捏住,立馬接上 「上鏈接」三個字。
當銷量不佳的時候,潘長江會垮著臉催銷量,放言: 「不付錢的就踢出去。」
仿佛他不是主播,而是直播間觀眾的債主。
當初嘎子賣酒多賣一百塊,潘長江更狠,直接加價三百賣。
要不說姜還是老的辣,潘長江的下限遠不是嘎子能比的。
明明在弄虛作假蒙騙消費者,他還能大言不慚的說:「我跟酒廠老總是老朋友,靠著幾十年的交情才拿到這麼低的價格,大家放心買抓緊買,錯過這村就沒這個店了。」
更離譜的是,有不少沖著潘長江名氣購買酒水的粉絲收到貨后大失所望,不僅價格更貴,貨還更次。
粉絲想維權,客服裝死不處理,想要潘長江主持公道,畢竟大多數人是沖著「潘長江」三個字掏的錢。
誰知他根本不管粉絲粉絲,只是更加賣力的在直播間吆喝,等著割下一波韭菜。
打臉來得如此快,讓人始料未及。
當日潘長江勸嘎子的那些話,顯得更加可笑了。
有人跑去嘎子直播間,讓他勸勸潘長江。
嘎子也不是個地道人,在直播間 「潘子長潘子短」,直言自己根本勸不住對方。
就這樣,「潘叔」變成了「潘子」。
「潘嘎之交」成了當時最可笑的四個字。
對于外界的鄙夷和嘲笑,潘長江完全不放在眼里,反倒利用熱度大肆帶貨,賣起了「24k鍍金酒水」,甚至在直播間大言不慚的吹噓:「光是瓶身上的鉆就值一百萬。」
這話嚇得供貨商連連后退,大呼: 「潘叔是開玩笑的。」
這吃相是真的難看。
如今帶貨的主播不少,但把「撈錢」兩字表現得這麼明顯的,潘長江是第一個。
最后,315出來打假。
「潘長江」三個字被寫到了「涉嫌虛假宣傳公眾人物」名單,他的直播間也被官方查封。
老戲骨塌房得不少,但像塌得像潘長江這麼難看的老戲骨,倒是沒有幾個。
他真的缺錢嗎?
也不盡然吧!
一路走來,潘長江算是娛樂圈一線笑星了。
除了趙本山,笑星沒有比他更大咖的。
登過春晚拍過電影,作品過硬實績過硬。
他賺得錢絕對是普通人幾輩子都花不完的。
再加上現在的娛樂圈日薪到了208w的水準,潘長江翻車之前可是上了不少綜藝,錢定然是沒少賺。
據悉,他在北京有不少豪車豪宅,每日都不帶重樣的。
那他為何要做這樣?
無非是圖名利罷了。
沒有人會嫌自己錢多。
潘長江只是表現得更赤裸裸一點罷了。
畢竟翻車之前的他,是那樣的德高望重、那樣的道貌岸然。
一朝原形畢露,才顯得他的嘴臉是那樣的丑惡。
昔日的「潘叔」到如今的潘子,著實令人唏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