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
孟子的這句話千古流傳,本是為講仁義做鋪墊,卻被某些人拿來做了自己追求食、色上極盡奢靡的遮羞布。
當古代權貴們在物質上的追求已經登峰造極,所有天下珍品都隨他們取用的時候,他們發明了新的刺激食欲的吃法——「色香味」之外,再添美色,以美人佐餐。
為滿足食欲、色欲和炫耀的需求。而這,甚至不是當時權貴們「花樣」的極致。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最能體現所在階層、經濟能力和權力地位的渠道之一。在古代,大部分底層百姓只能掙扎著尋求「吃飽」,無數貴族則想方設法「吃好」。
「吃好」又可以分上好幾層。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