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哪怕是像孔子這樣的偉人也有著他的缺點和不足之處,更別說普通的老百姓和那些高高在上的統治者,話說歷朝歷代的帝王也有很多值得我們贊頌的,也被后世之人評價為一代明君,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等。
不過他們也有自己難以抹掉的污點,如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殺兄逼父,而朱元璋殺伐果斷,造成很多的血案,數萬人被牽連其中,所以說就算是很有名望的皇帝也不是完美的,可是在我國歷史上卻有這四位堪稱完美的皇帝,我們想抹黑也無處著手,那這四位皇帝是誰呢?他們又憑什麼能比肩眾多的明君呢?
天選之子——光武帝劉秀
首先這第一位是漢朝的光武帝劉秀,他出生于沒落的漢朝皇室分支,甚至可以說已經淪為平民,要不是王莽推翻西漢統治,劉秀也不會和其他的皇室宗親揭竿而起,不過劉秀的崛起足以稱之為傳奇,也有人說他是天選之子,為何有這樣的說法呢?這主要和劉秀的經歷有關。
最開始的時候,劉秀是跟隨隨兄長劉演在南陽起兵的,而他并不是領袖,只是一位部將,手底下不過幾千的士兵,算不上什麼大勢力。
而王莽在得知有這樣一支漢朝后裔的起義軍崛起之后,他為了斬草除根,直接派出四十萬大軍,想要以壓倒性的優勢取得戰爭的勝利,反觀劉秀,東拼西湊也就只有兩萬人不到,不出意外的話,他們肯定會全軍覆沒,沒有任何的回轉余地。
可是誰能想到,在大戰來臨之際,狂風暴雨來襲,山洪爆發,王莽軍隊一小半的人因此被沖走或是淹死,緊接著又天降隕石,又砸死了一大批王莽的軍隊,而劉秀這邊一點事沒有。
此時王莽這邊的士兵因為接二連三的災難已經士氣大跌,劉秀借此機會迂回進攻,居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可以說他的勝利簡直就是上天白給的,正因如此他才被世人稱之為「天選之子」。
在這場以少勝多的戰爭結束之后,劉秀的威望越來越高,而他也是借此成為起義軍首領,建立了東漢, 在他在位期間輕徭薄賦,改革舊制,大力發展民生,因為他之前就是貧民出身,自然知道很多社會弊病,對于當時的社會來說就是開啟了新的篇章,唯一遺憾的就是他沒能徹底改變殘破不堪的社會,而縱觀他的一生確實是沒什麼污點。
默默無聞的漢宣帝劉洵
這第二位也是漢朝的皇帝,他是漢宣帝劉洵,相信很多人都沒說過這個人,還以為是個無名的皇帝,孰不知他只是不怎麼出名而已,并不是沒有建樹,在早年間他作為漢武帝劉徹曾孫,遭巫蠱之禍,流落民間,也成長于底層,直到霍光與大臣廢昌邑王劉賀后,才將他迎回。
在這之后,劉洵開始挽救混亂的國家,首先就是整頓吏治,制定嚴格的選官制度,打擊貪官污吏,這些舉措在短時間內提高了官員的品質,也進一步提升了辦事效率,可以說是為當時的漢朝發展增加了一份新鮮血液。
其次就是親民,致力于民生建設,可能這也和他在早年在民間生活有關,深知民間百姓疾苦,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自然要竭盡全力為百姓做實事,這樣一位為國為民的好皇帝確實是值得贊頌的。
續命宋朝江山——宋仁宗趙禎
第三位就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趙禎,根據史書記載趙禎性情寬厚,不慕奢侈生活,有著很強的自制力,對待臣子、侍從十分寬厚,歷史上有名的包青天包拯就是宋仁宗一手提拔上來的,而且包拯每次都是直言納諫,甚至噴宋仁宗一臉口水,這樣他都不生氣,還是虛心聽取建議。
其次就是進行改革,為的就是改變冗官冗費的情況,還有面對遼國的入侵,他任用參知政事范仲淹等開展「慶歷新政」,希望來遏止日益嚴重的土地兼并及「三冗」現象,只可惜動了上層貴族的蛋糕,面臨的反對勢力龐大,改革只能中止,不過整體來說還是有一定成效的,宋朝的軍事實力、經濟發展都有了好的轉變。
對于這段歷史,史家將其概括為「仁宗盛治」,與此同時,這也為宋朝的延續提供了一定基礎,算是為其續命,縱觀宋仁宗的一生,并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也沒有什麼人品上的問題,自然沒有可以抹黑的地方。
一代賢主,明孝宗朱佑樘
最后一位是明朝時期的明孝宗朱佑樘,他是明憲宗之子,早年間因為萬貴妃迫害一直隱藏在后宮之中,吃百姓家飯長大一直到六歲,要不是太監張敏好心告知明憲宗此時,可能朱佑樘就一輩子在后宮之中隱匿生活,好在有周太后心疼他,把他接到自己的宮殿居住,這才沒有遭到萬貴妃殺害。
等到萬貴妃和明憲宗先后去世,朱佑樘也順利繼承皇位,或許是周太后教導感化,也可能是朱佑樘經歷了太多的磨難, 所以他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在位的時候任賢使能,比如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
還有就是抑制官宦,勤于務政,每天都是早早的上朝,甚至還有午朝,為的就是和大臣們一同商議國家大事,在對待社會建設方面,他倡導與民休息,減輕稅賦,一系列的政策大大減輕了百姓的負擔,也促進了當時明朝經濟的復蘇。
因為他在位時期是明朝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所以史家稱為「弘治中興」,而在后世的評價中,萬歷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曾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可見他在人們心中是有著怎樣的地位,只可惜明孝宗天生體弱多病,身體狀況一直不好,所以三十多歲就去世了,要不然明朝可能在他的帶領下會開創新的盛世輝煌。
結語
看過了這幾個皇帝,相信大家對于古代的皇帝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高高在上、不容置疑的,也有個別深得民心,深受文武百官愛戴的,或許他們做的并不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在他們所在的時代以及從統治者的角度出發來看無疑是最佳選擇的,更何況這幾位皇帝都立足于國家和人民,自當應該被視為榜樣。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