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情节八卦
最新预告
最佳推荐
    
被拒載、被驅逐,200只導盲犬如何幫助1730萬視障人群走出家門?
2023/01/16

上帝在視障人士眼前遮住了簾,而導盲犬是他們的眼。

這雙「眼睛」明亮又溫和,社會卻對它充滿傲慢與偏見:公交車拒載、大巴車禁乘、圍觀群眾無故驅逐……

導盲犬需要被全社會接納!

可對于視障群體來說,有些事情,比接納導盲犬更重要。

圖源:紀錄片《妳好,請看見我》

01

被剝奪本能的人類

和被壓抑天性的狗

「看見」,是一種本能。

李白看見巍峨曲折的蜀道,寫下「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千古絕句;

李清照看見昨夜雨疏風驟,留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笑談;

魯迅看見近代中國割據亂象,刻下「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傲骨宣言。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擁有這種本能。

截至2016年,我國有大約1730萬視障人士,無數人無法本能地看見巍峨蜀道、描繪紅花綠葉以及感受社會百態。

他們渴望擁有一雙健康的眼睛,而在科技發展到能人工造眼前,導盲犬就是他們的「雙眼」。

圖源:紀錄片《妳好,請看見我》

導盲犬既是狗,又不算狗。

它保留著狗狗的調皮與饞嘴。

一只叫動動的導盲犬,在帶領主人逛超市時,頗有「心機」地將主人帶到寵物食品專區,隨后便趴在貨柜前不走。雖然的確是主人出門前曾向動動承諾會給它買零食,不過它的心急也是超乎主人的想象。

另一只名為Thai的導盲犬,會在陪主人逛街購物時,徑直將主人領進寵物店,偶爾還會主動領主人去她最愛的咖啡店。

但在保留部分天性的同時,導盲犬也壓抑著另一部分天性。

它生命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

從出生后兩個月起,導盲犬就要接受正式培訓。

1歲以前,它必須能聽懂簡單的行動指令,以及熟悉人類基本的生活環境。接著它迎來更嚴格的「規矩訓練」,職業訓練師會教它何時起床、怎樣如廁、啥時能吃飯等。最后它還要獨自學會并完成導盲犬所需具備的一切技能,并與未來主人互相熟悉磨合。

在培訓過程中,它的部分天性被剝奪:不能有攻擊傾向,不能大聲喧嘩,不能有主觀意愿,甚至連廁所都不能想上就上。

圖源:紀錄片《妳好,請看見我》

它因視障群體的存在而存在,它生命的最大意義就是為視障群體服務。

妳大可以為導盲犬冠以「完美修狗」的榮譽稱號,因為它兼具狗狗的可愛與人類的克制。

可就是這樣一種挑不出錯的工作犬,在日常生活中卻不常見到。

是視障人士都不愛出門嗎?

02

對導盲犬的無情

是對視障群體的殘忍

奧斯卡是深圳第一只導盲犬,它的主人姓麼。

麼先生家附近有家公園,走路過去僅需5分鐘,但他從未進去過。奧斯卡到來后,麼先生決定親自去公園「看看」,即使不能真正看到怡人美景,至少也能感受感受公園悠閑的氣氛。

在奧斯卡的帶領下,一人一狗來到公園門口。正想往里走時,卻被保安攔下。

保安以奧斯卡是寵物為由,不允許麼先生帶它進入。

麼先生雖然冷靜理智地據理力爭,強烈要求保安打電話請示上級,堅決維護導盲犬進入公共場所的權利,可隨后他一句輕輕的「討厭」, 還是暴露自己內心的無耐、焦灼、窘迫以及不被理解的難過。

圖源:紀錄片《妳好,請看見我》

這種難過,另一位視障人士錢女士也切身體會過。

她的導盲犬叫多拉,是廣州本土培育的首只導盲犬。

多拉漂亮、聰明且溫順,又有出色的「工作能力」,按理來說應當是人見人愛。

可現實總是格外殘酷。因為長著狗狗的臉,多拉數度被禁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某次,錢女士帶多拉搭乘公交車,司機在查看她的殘障證與導盲犬證后,依舊不允許多拉上車。雙方相持不下時,司機竟一把抱起多拉,想將它扔下車。幸好錢女士死死拽住狗繩,才避免一場悲劇的發生。

社會沒有做到對導盲犬溫柔以待。

而對導盲犬的無情,恰恰是對視障群體的殘忍。

圖源:紀錄片《妳好,請看見我》

另一個導致導盲犬無法普及的重要原因是:它的數量少得可憐。

目前全世界正在服役的導盲犬不到30000只,數量最多的美國有10000多只,而我國不到200只。和1730萬視障人士相比,200只導盲犬幾乎等同于沒有。

絕大多數視障人士可能窮盡一生,也等不來一只屬于自己的修狗,尤其是消息閉塞的廣大鄉村地區。

圖源:紀錄片《妳好,請看見我》

選拔標準嚴苛、培育成本巨大(每只導盲犬的培育成本在15~20萬之間),直接決定著導盲犬不可能成為視障人士的「標配」。

「人手一只修狗」,對于視障人士而言,是遙不可及的夢。

03

世界是我們的

同樣是他們的

事實上,視障群體目前迫切需要的也并不是導盲犬。

畢竟導盲犬只能初步解決他們出行的問題,其他的生活難題,又該如何面對?

抖音一位盲人博主用視訊的形式,向觀眾分享了他乘坐電梯時遇到的一件小事。

他走進電梯,摸索著按鈕,想去往自己要去的樓層。

可是電梯既沒有在樓層按鈕上刻盲文,也沒有實時語音播報,博主能感覺到電梯在運行,但卻無從得知自己究竟處在什麼位置。

留給他的選擇,好像只剩求助他人和放棄兩種。

倘若電梯里沒有其他人,他就只能選擇放棄。

圖源:抖音博主@盲探-小龍蛋(鄭銳)

如果說沒有盲文只是令視障人士感到茫然,那麼胡亂設計的盲道則很有可能對視障人士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還記得太原的「致命盲道」嗎?短短50米的盲道,竟有26個直角彎。此外還有S型盲道、直通墻壁的盲道、中有大坑的盲道、停滿共享單車的盲道……

設計之不合理,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圖源:抖音博主@盲探-小龍蛋(鄭銳)

知乎有個熱門提問:100個中國人中有一個盲人,為什麼平時很少看到他們?

底下的許多回答都在說: 有事做才會出門,盲人往往無事可做。

我們出門是為上班,可上班對于視障群體來說,是件無比奢侈的事情,他們唯一的歸宿好像就是盲人按摩。

圖源:《推拿》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盲人學校的數量僅為27所。

這就形成惡性循環:因視障群體受教育程度低,難具備相關工作能力,故而適合他們的就業崗位越少,于是他們走出家門、投入學習的積極性就越低。

他們被「困」在家里。

想「解救」他們,靠的不是「孤膽英雄」導盲犬,而是更完善的基礎建設,更強大的教育資源,更豐富的就業崗位,以及全社會對視障群體持續的關注。

圖源:《推拿》

勇敢狗狗,不怕困難,但難以解決問題。唯有集結各個方面的力量,去幫助視障群體創造一個更便捷的世界,才能讓他們安心走出家門,去親身感受生命的甜蜜與美好。

魯迅在《這也是生活》里說: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是啊,世界不只屬于擁有「看見」本能的人們,也屬于被剝奪這項本能的視障群體。

希望未來,他們能放心大膽地獨自走在繁華街道上,像其他人那樣自由地沐浴陽光。

一個好消息是,近幾年,大家能逐漸看到有些事情正在悄悄發生改變:各地陸續出台盲道建設與管理相關條例、盲童公益教育事業持續壯大等。

唯愿關愛視障群體的星星之火,終有一天能點亮那片黯淡的天空。

未來,將來。


《甄嬛傳》被暫時放一馬,來「盤」一下《狂飆》中的穿幫鏡頭,讓人哭笑不得
2023/05/06
韓國第一夫人紅配灰出席活動,卻被諷:像高級酒店領班,欣賞不來
2023/05/06
陳榮煉給前妻70億財產,300億債務扔給現任,安以軒徹底賭輸了闊太人生
2023/05/06
58歲劉嘉玲曬泳裝美照!海邊度假太瀟灑,身材凹凸有致大長腿吸睛
2023/05/05
同樣是李連杰基因,把黃秋燕女兒和利智女兒一對比,差距就出來了
2023/05/05
王菲謝霆鋒昔日私密秀恩愛畫面曝光,男方被迫貼面膜一臉撒嬌模樣,網友:果然真愛啊
2023/05/05
楊紫瓊離奧斯卡一步之遙!和同性搞曖昧,被法拉利總裁求婚十次,她的情史更有趣
2023/05/05
被馬云砸中的錦鯉女孩,支付寶中獎1個億,後來怎麼樣了?
2023/05/05
年輕時美麗動人,年紀大了卻越長越「刻薄」,這4位女星變化好大
2023/05/05
「我恨死你這樣了!」金星有多敢懟?現卻變「啞巴」,成娛樂圈悲哀
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