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長安馬自達下來出現了環比增長,對于一個日系二線品牌而言實屬難得。
可是驅動銷量增長的動力還是以價換量,并且只有一台車獲得了成功。
以下是8月銷量數據:
馬自達3 昂克賽拉,6000輛CX-50,1012輛CX-5,703輛CX-30,196輛尚有銷量數據的長安馬自達汽車就這麼五輛了,銷量標桿是昂克賽拉,該車銷量占品牌總銷量(7933輛)的75.63%!占比如此之高并不是好現象,因為一旦昂克賽拉遭遇更強的競爭對手就會撼動馬自達品牌的根基。
全新昂克賽拉的指導價經過了調整,兩個系列的價格如下。
1.5L&6MT,8.99萬這個價格是經過官降3萬調整后的售價,但是在這個價格區間里的昂克賽拉仍舊缺乏競爭力。
因其重合的競品普遍很強,如果要對比性能的話,別說2.0T&8AT的UNI-V或影豹可以遠遠甩開昂克賽拉,即便是1.5T的思域都能在性能上實現超越;如果要比節油的話,采用插電混動系統的秦PLUS DM-i和帝豪L Hi·P都有優勢,而且平時不用油的優勢是巨大的;如果要比性能和能耗綜合優勢的話,這些混動車仍舊有優勢。其2.0L系列的旗艦版還重合了插電增程混動后驅中型轎車深藍SL03,深藍汽車屬于長安汽車公司,長安馬自達和長安自主品牌的車已經有了技術代差,畢竟昂克賽拉用的是最基礎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加前驅平台。
昂克賽拉的官降幅度還不夠,因為近期大多數一線品牌轎車的價格都在下調,所以這台車的銷量也許只能短時間里出現上漲;就像是CX-50(行也)SUV一樣,這台車也有限時優惠,可是過于低的產品力決定了優惠幅度必須更大。所有長安馬自達汽車都在用動力羸弱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排量是2.5L(升),最大功率不過140千瓦左右,最大扭矩250牛米上下,這個動力依然不如還優秀的1.5T發動機。
用這種水平的發動機的緊湊型SUV,和合理的價格一定不應該超過15萬元;因為現在不到15萬就能選擇到搭載2.0T發動機的四驅緊湊型SUV,甚至后橋還有差速鎖。而CX-50不僅動力差,車輛用的還是前驅平台,并且后懸架用扭力梁;如果以11-15萬區間的國產SUV為參考的話,CX-50的價值連10萬元都超不過,可是其指導價卻要15.98-20.68萬。
這個價格加上這台車,放在十年前才會有競爭力,而現在已經是2023年。
在純電動汽車陣營里的馬自達仍舊缺乏競爭力,CX-30 EV是一台小型SUV,續航里程為450公里,采用前置前驅平台;電動機的參數為160kW/300N·m,百公里加速是9秒級。這種水平只能看齊元PLUS和AION Y的中低配版本,其中AION Y 14萬級的選項就有610公里的續航里程。
價格在16-20萬區間里有后驅中型SUV深藍S7和零跑C11,20萬級的零跑C11是4.5秒可破百的四驅電動汽車。
那麼CX-30 EV該如何定價呢?
這台車的指導價是15.98、18.08、20.18萬,馬自達給車輛定價的時候該看一看友商產品的指導價。
綜上所述,馬自達似乎還是認為中國市場里的海外品牌是一個很大的賣點,但是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讓海外品牌的競爭力明顯減弱,尤其是日系汽車品牌的競爭力幾乎跌倒谷底,當然這是其咎由自取。三大日系頭部品牌是豐田、本田和日產,而則三個品牌的銷量全部都在下跌,老硬派品牌三菱已經停產,二線品牌里只剩下馬自達;所以這些品牌需要做的是放低姿態,打造出真正具備產品競爭力的車輛來,而且要以新能源汽車為主,反之,以燃油車為主就要有足夠低的售價。
在這一點上美系汽車比較明智,通用別克將君威的售價下調到12萬級,通用雪佛蘭將邁銳寶XL的售價下調到11萬,這兩台車可都是中型轎車,起步就用1.5T&9AT的組合;其中邁銳寶XL 2.0T&9AT的中低配版本15萬左右就能落地,其裝備的發動機還有智能變缸的節油技術。
所以不只是自主品牌的燃油動力或混動車在壓縮昂克賽拉的市場份額,合資品牌陣營的內部競爭也非常激烈,如果昂克賽拉不繼續調價的話,也許馬自達的故事就要上演「終章」了。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天和MCN發布,歡迎轉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