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招魂》
經歷了多年的磨合與歷練,從名噪一時的《電鋸驚魂》到鎩羽而歸的《死寂》,詹姆斯·溫用一部極具商業說服力的《招魂》迎來了自己在好萊塢的華麗蛻變!作為一部好萊塢恐怖電影,本片也繼承了導演本人對恐怖人偶角色的一貫惡趣味,那個丑陋的叫安娜貝爾的娃娃,其滲人度絕對是其指導的眾電影中最過分的一個。然而《招魂》在血漿上始終保持著克制,所謂惡靈現身的鏡頭,全片實則也只三兩處而已,無論篇幅和比重都不算重。更多時候,電影終究還是發力于情緒的建造與傳遞。
4、《孤兒怨》
多年以后再次重溫本片,依舊會覺得精彩絕倫和韻味無窮。雖然說該片 基本引用了《魔鬼圣嬰》突變怪胎殺人借居的創意,但本片的奪人之處潛藏著希區柯克的神韻,相比同類作品通過提早揭曉小女孩的身世和暴行把角色即將陷入危機的情節透露給觀眾,加大了懸念和期待。外敵如何實施家庭解體的過程非常抓人,挺喜歡那個用熒光劑畫出血腥場景的恐怖睡房。還有就是09年小女主才12歲呀,能貢獻這樣級別的表演那才叫「恐怖吧」。所以,在我這滿分推薦,畢竟邪惡蘿莉為女主的恐怖片實在太稀罕了!
3、《驚魂記》
時隔年之后再看驚魂記所帶來的感觸依舊是非常震撼的,重溫經典(特別是懸疑片)的好處在于可以跳過劇情上的懸念點,看到很多第一次沒能注意到的地方。希區柯克是懸疑大師,更是當之無愧的電影技巧大師,在驚魂記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從敘事編排、人物設置、懸念鋪墊到剪輯、攝影、布景、配樂都是教科書。雖然看到一半的時候已經猜到了結尾,然而還是被劇情的優秀感染。演員們演技無可挑剔,無怪乎該片成為一代經典。ps:浴室戲應該是我在影院看過最好的電影段落,不知道該不該加之一。
2、《逃出絕命鎮》
這是一部出色的處女作,種族主義與懸疑驚悚的出色結合讓《逃出絕命鎮》具有了令人驚喜的社會批判性,同時一點也不覺得突兀。雖然說 前面鋪墊挺長的很無聊,可是后面我緊張得一直都停不下來,太刺激了。里面所有的黑人演技都特別棒。很典型的傾訴白種人偽平權的片子,并且白人瞬間變臉和閃光燈有一瞬間讓我想到了《黑鏡》里面《白熊》那一集。黑人雖然最后把白人一家都殺了,但是他心中還是有溫度在的,就憑借片子后面救黑人小姐的那個舉動,雖然這是個錯誤的選擇,但也是他自己的救贖方式。
1、《閃靈》
時隔多年的重溫,依然時髦,許多恐怖概念依然未過時效。一些環境心理學運用:傾斜搖搖欲墜的山間彎道——將觀眾卷入臨場視角,極致的對稱美學——即將失序前的不穩定感,迷宮、狹長的回廊——幽深的未知。一些超時代的恐怖概念:酒店兇案姐妹不是雙胞胎神似雙胞胎的恐怖谷效應、禁忌房間、紅朗姆酒與murder的不祥氣息、男主重復一句話的失敗作品、美麗女鬼瞬間腐敗、靈魂契約……在對原著基本99%二次創作的前提下,同樣實現精神傷害的層層加碼,這是庫布里克的閃靈,而不是史蒂芬金的。
5部高能不斷的恐怖片,你看過哪幾部?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留言討論。(順序不分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