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電視劇《錦鯉是個技術活》在愛奇藝一口氣全集上線。這部電視劇由劉特、林柒予主演,講的是男女主角在大學校園當中相逢,并且開啟戀愛模式,繼而,在工作當中相互扶持的甜寵故事。該劇類型明確,青春爆笑,屬于質量相對較高的甜寵劇。
甜寵劇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我認為,是「不干正經事兒」。我在12日的劇評文章當中曾分析過另一部甜寵劇作品《南風知我意》。這部作品的問題便是,明明知道自己的劇作類型是甜寵劇,缺乏寫實的能力,卻偏偏要男女主角干「醫療援助」的正經事兒,最終實現的結果便是,寫實能力極差,甜寵度也完全不夠。
甜寵劇的類型定位,決定了它就是憑借大量的甜寵橋段讓青年劇迷們過癮的。一旦這類劇作去觸碰一些現實的內容,就注定和甜寵無緣了。《南風知我意》的問題,就是打著「醫療援助」的旗號搞對象,最終「醫療援助」的內容四不像,搞對象的內容也不夠甜。這個錯誤的例子,應該被很多甜寵劇創作者們警惕與吸取教訓。
反觀這部《錦鯉是個技術活》,便是懂行的甜寵劇。在該劇當中,男女主角當然也是搞事業的,但他們聯合起來的搞的事業,就沒那些寫實,沒有「現實主義」的要求去苛責自己了。《錦鯉是個技術活》的開局劇情當中,男女主角不過是大一新生,「搞事業」的重要內容就是學習。稍后,倆人搞事業的內容則是開發手辦,并且為手辦打開銷路市場。手辦內容,當然是懸浮的。
近乎全部的甜寵劇,都是懸浮劇。不懸浮的電視劇,沒辦法甜寵——因為寫實的愛情當中,沒那麼多的甜蜜,有的,更多的是不容易,是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是畢業就分手,是不分手倆人也買不起大城市的房子等等。所以,甜寵劇既定的劇迷們,是看不了、欣賞不了寫實的愛情故事的,只能看懸浮的內容,看有錢的、有小資時間的甜寵劇。
《錦鯉是個技術活》便明白這個道理,努力讓自己懸浮起來,才能滿足甜寵的各種要素。比如,男主角必須是一個高富帥,而且,干的事業也是懸浮的才行。干創意手辦設計,便是懸浮的事情。干醫療援助,就是寫實的,觀眾們拒絕將其懸浮的。所以我說,甜寵劇當中的主角們,不能干「正經事兒」。
只要主角們干一件事兒就行,這些事兒的目的就是讓男女主角湊在一起,然后,讓他們出現各種的樂子,同時,讓他們出現各種的甜寵瞬間。劇作越懸浮,這類甜寵的氣泡吹起來就越迷人。《錦鯉是個技術活》開局劇情當中,男女主角在大學校園當中逗樂子,便是很好的例證。
比如說,男主角要求女主給自己畫一張海報的諸多連續性的橋段。尤其是男主角抱著一只貓咪,轉身看著女主,女主眼睛當中瞬間充滿著粉紅色的氣泡。甜寵是什麼呢?還真的不是一些不懂行的甜寵劇們說的親吻啊、睡覺啊之類的。我批評《南風知我意》的時候,便說它的創作是不懂甜寵敘事的。這部電視劇主演的粉絲或者是主創,反擊說,該劇有一百也不多少場吻戲等等。
拿吻戲去衡量甜寵度,是多麼外行的做法。又是接吻,又是睡覺覺的,那不一定就是甜寵劇,也可能是王晶早期的爛俗商業片。甜寵,講的是戀愛的氛圍感,最好的氛圍感的塑造,不是男女主角的肢體接觸,而是他們根本沒接觸上的,就起各種分紅的氣泡了。《錦鯉是個技術活》在這一點上,就懂行,知道甜寵不是接吻,而是氛圍制造。
同時,甜寵劇有個相似的敘事主線,男女主角從開始的不愿意交往,到稍后的你儂我儂,再到最后的相互扶持。這部《錦鯉是個技術活》完全按照這個路數來的。尤其是劇作的最后,女主角雖然獲得的橄欖枝無數,但依舊愿意幫助男主,在他身邊創業。這其實就是給甜寵氛圍使勁加分的內容了。
因此,我一直覺得,甜寵劇雖然是懸浮劇,但它有自己的價值。心中有愛的編劇,才能寫出好的甜寵氛圍出來。那些心里邊沒愛的,才只會親嘴睡覺呢。(文/馬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