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張藝謀「拉踩」張頌文的內容,成為媒體平台的「熱點」。這是因為7日的時候,張藝謀新片《堅如磐石》召開了第一次媒體見面會,在這次的宣發活動當中,張藝謀導演對于自己執導的影片《堅如磐石》當中于和偉飾演的角色,發表了一些「別樣」的看法(根據現場視訊內容整理的張藝謀導演發言):
多少年前如果你這個角色出來的時候,張頌文(高啟強)可能要排第二了,就關于這類人物,說心里話那個時候讓我們很驚艷,這個戲演出來以后,他入骨三分的刻畫的那種一正一邪的一個人物。非常有光彩。當時剪出來以后,所有的人看完以后就覺得,哇這是另外一個類型,中國銀幕上很少出現的一個類型。
這話,要是在私下場合說,可能也無傷大雅。但是,在院線電影的發布會上說,就出現了一些對電影和張藝謀導演本身不利的聲音了。9月8日,網絡上便出現了新的「熱點」話題「張頌文,什麼難聽的話我都聽過了」。這個「熱點話題」雖然并非是正面回應張藝謀導演的發言,但卻已經被部分網友認為,就是「回擊」老謀子導演的。
我個人傾向于認為,「張頌文,什麼難聽的話我都聽過了」并非回擊張藝謀導演。張頌文是中國中生代男演員當中的佼佼者,人情練達,肯定不會用這種方式回擊張藝謀。相反,看到老謀子導演如是說,我感覺,張頌文老師應該是開心的。因為,這句話的本質內涵是,當下,不得不承認張頌文的高啟強角色在同類型角色當中排第一了。這是一句非常有效的褒獎。
可是,喜歡張頌文老師的網友們,則不這麼認為。部分網友認為,老謀子導演宣傳自己的新片,以褒獎于和偉的方式,拉踩張頌文,這是非常不妥帖的事情。「拉踩」是網絡上經常出現的詞匯,意思是,褒獎一個人或者一部作品的同時,要先踩踏另一個人或者另一個作品。有些內容,一旦被認定為「拉踩」,就容易造成網友們的反感。
所以,只從互聯網營銷的角度上講,張藝謀導演這次的變相夸獎張頌文,實際上正在向反面發展。這種「發展」,倒不是給于和偉樹敵了,而是讓電影《堅如磐石》陷入到了比較尷尬的境地當中。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張藝謀導演的這種發言,讓很多網友直接認定一個結論:電影《堅如磐石》是對電視劇《狂飆》的重復,所以,《堅如磐石》沒有花錢入場觀看的必要了。兩位反派角色,具備對比性,而在張藝謀導演的對比當中,竟然認為先播出的《狂飆》當中,張頌文的高啟強可以排在第一了。這已經不是演技的對比,而是故事的對比。
網絡訊息的傳遞,是簡單、干脆且內容量有限的。對于很多網友而言,對于這次的營銷,接收到的訊息可能只有「因為《狂飆》先播出了,所以,張頌文的高啟強排在第一,《堅如磐石》的于和偉角色,只能暫居第二了」。在「只看第一,不看第二」的院線市場環境之下,《堅如磐石》的網絡營銷,棋差一著。
其次,把《堅如磐石》;拉到《狂飆》的對比高度上,并不利于《堅如磐石》的先期口碑。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院線電影營銷當中,電影上映之前和上映剛剛開始的時候出現的那些好口碑,大多數都是片方營銷出來的。這些營銷,是需要花費不小的。因為張藝謀導演的這種發言,造成當下的另一種尷尬,很多喜歡《狂飆》和高啟強角色的網友們,自覺站在了《堅如磐石》的對立面。這就很容易出現片方營銷內容,不得不對抗大量網友的局面。這種對抗,一定會以營銷方的失敗告終。
從網友們的角度上講,大家可能不會去看《堅如磐石》到底比《狂飆》強在哪里,而是去看,《堅如磐石》到底有多差。當很多影迷帶著這種「逆反」的心態入場的時候,老謀子新片的口碑也就危險了。院線電影要想高票房,必須順應影迷心態,而不是逆著來。
末了,張藝謀導演的這番發言,更像是實在人,有什麼就說什麼,沒藏著掖著。老一代導演容易這麼實誠但得罪網友。青年一代導演們,就大多很懂互聯網和網友們的訴求,愿意順著影迷們來。張藝謀導演的這次實誠發言,可能需要片方營銷人員狠下一番功夫,才能扭轉局面了。(文/馬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