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比活人更值錢!說的就是印度的人骨交易市場,這種恐怖的交易,迄今為止已有百年的歷史。恒河上漂泊的遺體,能否進入天堂無人知曉,但是他們的骨頭,早就被人骨販子盯上。
系統的對人體的研究實驗可以追溯到15世紀,甚至在14世紀就出現了完整的人體骨骼素描,醫學方面,通過人體解剖,逐步建立起現代醫學的基礎,那麼對于人體骨骼的需求也隨之發展,需求日益旺盛,這個市場從誕生之初到現在,一直都是供大于求。
英國本身就擁有眾多的醫學院,對人體骸骨的需求也是西方發達國家之最,咱們盜墓是為了稀世珍寶,他們盜墓是為了獲得人體骨骼,在沒有人造牙齒的年代,甚至為了一顆牙齒,提著小桶去戰場上撬開犧牲戰士的嘴巴,盡管死者為大,但是擋不住利益的驅使。
1832年,英國頒布了《解剖學》,只允許醫生從正規渠道,獲得無人認領的尸體,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盜墓行為,但是這「無主」的尸體能有多少,無疑是「杯水車薪」,于是英國就打起了殖民地的主義,在他們眼里,殖民地的人民從里到外,從生到死,都是自己「爭取」來的資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