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 松栗
編輯 | 鐵鐵
今年芒果的綜藝可以說是大殺四方,從《浪姐》到《披哥》。
再到八月底聯動爆款古裝劇《大宋少年志》上線的微綜藝《大宋探案局》,全都播出了好成績。
根據數據顯示,綜藝《大宋探案局》的播放量已經突破3000萬。
而作為一部以電視劇主角為拍攝主體的衍生綜藝。
這檔微綜的誠意,足以讓劇粉和路人觀眾入局。
比起大多數現場攢局的綜藝,《大宋探案局》是老朋友的機會,七齋六子共同合宿,組成了真實純粹的友情局,綜藝里他們揮灑少年的青春熱血,再現劇中的名場面,坐在一起鬧聲不斷,大笑不斷。嘉賓們自主開發游戲環節,整檔節目輕松治愈。
在《大宋少年志》里,我們看少年們點亮世界。
在《大宋探案局》里,我們七齋六子點亮時光。
《大宋探案局》最抓人看點的部分就是足夠真誠,節目里的每一個嘉賓都那麼松弛,他們熱聊生活,大吃大喝,這些帶著神秘符號的演員,在綜藝里好像成為了觀眾的朋友,分享著彼此交往的趣事。
誰最喜歡深夜emo?
誰私底下的性格最有反差感?
在冷冰冰的快節奏生活里,我從未這樣好奇一群人的快樂來源。而看著節目里的他們鬧,屏幕外的我也感受到了年輕的生命力。
張新成在節目中的一句「下雨了,我想去無邊泳池看看」,說地輕飄飄的還帶著憂郁,可其他嘉賓幾乎是不假思索的附和,「好啊」、「走啊」、「走」、「誰怕誰啊」。
在暢快的雨里,我好像回到了自己15歲的青春年少,不畏風雨,不計后果,只圖享受,只要體驗。
其實從團綜就能看出來,《大宋少年志》里的角色性格和演員本人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但奇怪的是,這6個人同框的感覺是一樣的。現實中,他們的相處模式就是在無聊的生活里找樂子,恍惚間,我真的會有種七齋六子穿越到現代的感覺。
當然,節目中也少不了聯動《大宋少年志》的橋段。蘇曉彤和王佑碩再現心動親吻畫面的時候,我的記憶就隨著畫面回到了劇情里。只是這滿屏的蘇感堪稱現偶天花板了,這圍觀的人群是不是有點出戲?
這一段里,周雨彤的表情簡直就是熒幕外的我本人,直擰大腿,內心吶喊「親上去!親上去!」,只是當蘇曉彤和王佑碩真的四目相對,真的用眼神走戲的時候,我不再是圍觀的吃瓜人,而是追劇時的忠實劇粉,穿越到劇播期分分鐘上頭的時候。
電視劇里的七齋六子,早就成了劇粉的朋友,觀眾了解他們內心的掙扎,熟悉他們的性格、習慣。
但是在綜藝《大宋探案局》中,嘉賓們不只是角色本身,還是演員個體。
而最讓人感動和念念不忘的,就是作為劇粉的我得知,六位演員其實也像我們一樣,期待著重逢。
先導片里,周雨彤笑嘻嘻的一句「殺青前我就一直想著,今天我們要見面,這個事就讓我有盼頭」。
你看,不只是作為觀眾的我們模糊了劇情和現實,就連演員也在表演的過程中,習慣了他們彼此之間在劇內的關系。
綜藝《大宋探案局》就像是一個夢工廠,延續了劇的內核,造了一場滿足觀眾意難平的夢。
只是,綜藝里的每一位嘉賓,都有著拋開角色之后更鮮活的一面。
付偉倫總是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點子,總是帶著一些與眾不同的小道具出現。在實用主義拿出保溫杯的時候,他掏出來一個可以扔飛鏢的粘板,目的就是在猶豫不決的時候,用扔飛鏢的方式做選擇。
張新成心思細膩,聰明又反應快,但這樣的他也會突然犯傻,提議去淋暴雨,一臉認真的和狗狗講道理,時不時毒舌兩句,在付偉倫提出讓所有人夸自己的時候,他冷不丁的一句「你確實是在懲罰我們」,一下就點燃了現場的氣氛。
至于周雨彤,我愿稱之為形象反差最大的一位。周雨彤的長相其實就是溫柔大氣的姐姐,但是在《大宋探案局》中,她一點明星包袱都沒有,全程素顏,笑到合不攏嘴,時不時貢獻表情包,簡直就是我在節目里的笑容替身。
而蘇曉彤,好靈,好皮,好細膩。《大宋探案局》本身就不是一部純歡笑的綜藝,而蘇曉彤永遠在合適的時機做合適的事情。
玩游戲的時候,她永遠笑嘻嘻的,坑別人的時候毫不手軟,自己被坑的時候也樂呵呵的。到了需要煽情的部分,我總能看到蘇曉彤的淚光,她三言兩語的表達就戳中了我的內心。
周雨彤在《大宋探案局》中更像個成熟的妹妹,可蘇曉彤則像幼稚的姐姐。在兩個女孩的身上,我都忍不住感慨「這個世界上不能沒有女孩子」。
相比之下,鄭偉和王佑碩也比觀眾想象中松弛,生活中的他們有著大男孩的調皮,雖然好勝心很強,但并不真的在乎游戲的輸贏。年輕的生命力,便是這幾個大男孩身上的共同之處,光看他們大笑,我都能跟著共情。
當然,如果非要說《大宋探案局》在選題,嘉賓選擇上真的一絕,我更愿意說是《大宋少年志》的選角太過出色,是演員合作以來的磨合,讓《大宋探案局》處處讓人心動。
不論是《大宋少年志》還是綜藝《大宋探案局》都是芒果的新王炸。只是讓人遺憾的是,綜藝本身就是一場離別的赴約,在笑中含淚的綜藝里,觀眾跟著一起笑,一起哭,但每一期的結束,我都會期待關于第三部的消息。
第三部有沒有機會和觀眾見面?什麼時候會有續作?這場夢能不能一直持續?這麼多的問題都在《大宋探案局》的熱播后,更加讓人牽掛。
最后,也希望《大宋探案局》在觀眾的心中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