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歷四至五月間,積雪溶化的時候,便是冬蟲夏草采收的季節,此時冬蟲夏草出苗未超過一寸,如果過了這個時節,則會苗枯死,其它雜草也會生長極快,冬蟲夏草則蹤影全無;掌握了蟲草的生長環境和采集季節后,尋找藥源掌握采挖技術是保證產量的關鍵。就在這個季節里,海拔4000多米的居民,便成群結隊采挖了。
據當地有經驗的老人介紹:尋找蟲草一定要把腰彎下來,或者趴在地上仔細觀察(早晨易找,正中午難找),只要發現一根蟲草附近還有。在最密處1平方公尺可發現蟲草10至20根。采挖蟲草是一項細致而又耐心的工作,最好使用小鐵棍或小木棒等工具刨挖蟲草。距離在菌苗周圍一寸左右。太近或太遠都容易挖斷蟲體。也不可用手直接拔苗采挖。
冬蟲夏草生長環境,產生在以青藏高原為中心地域,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及其相鄰的橫斷山脈余脈特殊區域內、海拔3500-5000米高寒濕潤的高山灌叢和高山草甸上,集中分布于海拔4100-5000米的垂直高度內。
蟲草分為四川蟲草、青海、西藏蟲草。青海、西藏產蟲草品質上乘,蟲體肥壯、飽滿,表面色澤金黃色,子座較短;四川產蟲草蟲體較瘦小、表面顏色較暗呈黃棕色,子座較長,品質次之。
冬蟲夏草,人類對其感到神秘莫測,前人曾有詩云:「冬蟲夏草名符實,變化生成一氣通。一物竟能兼動植,世間物理信難窮。每當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體小身花的蝙蝠蛾便將千千萬萬個蟲卵留在花葉上。繼而蛾卵變成小蟲,鉆進潮濕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莖的營養,逐漸將身體養得潔白肥胖。
蟲草的生長,這時,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蟲草蝙幅蛾幼蟲,便鉆進蟲體內部,吸引其營養,萌發菌絲。當蟲草蝙蝠蛾的幼蟲食到有蟲草真菌的葉子時也會成為蟲草。
蝙蝠蛾幼蟲被蟲草菌感染,死后尸體、組織與菌絲結成堅硬的假菌核,在冬季低溫干燥土壤內保持蟲形不變達數月之久(稱為冬蟲),待夏季溫濕適宜時從菌核長出棒狀子實體(子囊座)并露出地面(形成夏草),人們把它稱為冬蟲夏草,冬蟲夏草非動物非植物是種菌類。名貴稀有,稱之為:免疫之王、藥中之王,有「仙草」的美稱,人們戲稱為「超偉哥」。
當地人采挖冬蟲夏草時的小心翼翼。
當地人采挖冬蟲夏草時的小心翼翼。
冬蟲夏草根據大小不同,分為五大等級,即:王中王、蟲草王、一級、二級三級蟲草規格。其中二級蟲草規格每公斤的蟲草數條在4000—4800條,這一規格用于商務送禮略顯小一些,主要推薦用來孝敬老人、治病之用。
挖開之后看到的冬蟲夏草的形狀。
在草叢中發現這一珍貴的藥材。
采挖后的冬蟲夏草,要防潮、防蛀和防蟲,把蟲草放進密封的玻璃瓶,里面再放一些花椒或丹皮,然后放置在冰箱中;如果需要保存半年以上,在儲存冬蟲夏草的地方旁邊還要擺放干燥劑,以更好地防潮。一旦發現冬蟲夏草受潮,應立即拿到太陽下曝曬。如果發現冬蟲夏草已經長蟲了,可拿到炭火旁稍加烘焙,然后篩去蟲屑。蟲草越新鮮,其功效就越好。